毅然踏上逆行路,以平凡谱写不平凡
余欢成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,总能看到一位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的身影。他就是从事临床工作十余载、以“抗疫老兵”身份两度出征的副主任医师余欢成。从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到上海抗疫前线,从方舱医院到重症病区,他始终以行动诠释医者使命,用仁心书写大爱篇章。
临危受命,逆行出征显担当
2020年,余欢成担任抚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组长,带领团队奋战在抗疫最前线。2022年4月,他再次临危受命,作为江西援沪医疗队六队医疗组组长,率队奔赴上海参与方舱医院及定点医院救治工作。初抵上海时,面对陌生的方舱环境和未知的疫情挑战,他带领队员迅速适应流程,优化医疗管理,实现“零差错、零投诉”。30余天的坚守中,他见证上海疫情从胶着到向好,却因危重症患者增多选择主动留守。5月7日,他转战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G11病区,面对高龄、多基础疾病患者占比高的严峻形势,他带领团队以“关口前移、早期干预”为策略,成功守住“零死亡率、零医疗差错”底线。
医者仁心,细节之处见真情
在援沪期间,余欢成始终将患者安危置于首位。一位来自江苏的肿瘤晚期合并心衰患者成女士,因疫情滞留上海,情绪濒临崩溃。余欢成每日查房时不仅精准调整治疗方案,更以耐心沟通疏导患者心理。出院当天,成女士含泪留下联系方式,直言“江西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”。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:他曾在凌晨为咯血患者紧急止血,也曾为高热患者反复排查病因至深夜。面对家属的感谢,他总说:“这是医生应该做的。
全局思维,危难时刻显本色
回到抚州后,余欢成将抗疫精神融入日常诊疗。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干,他带领团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对危重患者实行“一人一策”精准救治。一次,一名患者因肺部阴影辗转求医,他联合多学科会诊,最终明确诊断为罕见免疫性疾病,避免了误诊风险。他常对年轻医生强调:“临床没有小问题,37.5℃的发热也要追查到底。”这种严谨与细致,让科室在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救治中屡创佳绩。
荣誉等身,初心不改践誓言
从“抚州市优秀医师”到“江西省抗疫先进个人”,余欢成始终淡泊名利。他办公室墙上悬挂的“大医精诚”书法,正是其职业生涯的生动写照。2023年,他带领团队开展呼吸介入新技术,成功救治多例大咯血患者;同年获评“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”,成为青年医生成长的标杆。
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。”余欢成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,在呼吸疾病救治领域默默耕耘。从赣鄱大地到黄浦江畔,他以白衣为甲、以生命赴使命,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担当。正如他常说的:“治病救人容不得半点马虎,但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,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